国星光电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5月18日,国星光电与华为在国星光电总部举行了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拟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就Mini/Micro LED、功率器件等光电半导体及功率半导体领域多个利基细分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的合作。

国星光电表示,公司与华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相关领域领先技术,在联合创新中心共建、供应链深度合作等方面,逐步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国星光电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国星光电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

具体来看,本次国星光电与华为的合作主要基于国星光电在LED显示、背光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华为在AI、5G等信息化技术能力,联合国内外先进的产学研团队,共同推动联合创新中心落地并挂牌,在Mini&Micro LED、车载HUD、智能健康照明、光耦及功率器件、非视觉光源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拓展未来业务覆盖面,在现有的信号指示、智能终端两大领域持续深化业务合作。

国星光电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双方合影留念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以5G终端、超高清显示和虚拟现实产业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产品创新水平和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已成为消费领域持续增长的重要热点。

2021年11月,广晟集团和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各层级合作交流更广、业务对接更多、合作成果不断显现。

本次国星光电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明确了高层会商机制、合作推进工作专责小组、专家顾问机制、培训和交流机制、联合创新中心计划等具体路径,将推动双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开展更广泛深入合作,进一步拓展双方业务合作范围,提升业务规模,促进双方在技术研发和人才互通等方面合作;同时,双方的联合也有望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来源:国星光电)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瑞丰湖北生产基地正式竣工,Mini/Micro LED产能再升级

5月19日,瑞丰光电在鄂州市葛店经开区举行瑞华光电新型显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竣工点亮仪式,代表着瑞丰光电Mini/Micro LED湖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正式竣工。

瑞丰湖北生产基地正式竣工,Mini/Micro LED产能再升级

图片来源:瑞丰光电公众号

随着湖北生产项目的竣工,瑞丰光电在MiniLED背光和直显等应用领域的征程又迈进了一步,并有利于瑞丰光电融入当地产业集群,强化与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显示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发挥协同效应,为鄂州打造”光芯屏端网”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出贡献。

资料显示,瑞丰光电Mini/Micro LED湖北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200亩。其中一期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全彩LED封装扩产项目、MiniLED背光封装生产项目和Micro LED技术研发项目,项目满产后可形成全彩LED封装产品1010 5KK只/年、MiniLED背光封装产品663万片/年,实现超过13亿元的年营业收入规模。

2021年7月,该项目正式动工,项目历时仅10个月就完成了从开工到建成投产的过程,目前,一期项目正式竣工,意味着Mini/Micro LED新产能将逐步释放。

据了解,瑞丰光电在Mini/Micro LED领域已有6年的发展历史,MiniLED产品已涵盖了TV/NB/PAD等消费电子终端、车用照明和车载显示等多种应用场景。

背光方面,瑞丰的MiniLED背光器件产品主推COB封装方案,目前产品批量出货,广泛应用于多消费、商用、医疗及其他特殊应用领域,其中,TV应用产品比重为目前最高。

直显方面,瑞丰光电相关产品已在2021年实现批量交付,并且在车载显示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逐步打开MiniLED直显技术在车载领域的应用市场。

生产方面,目前瑞丰光电已拥有多条独立的MiniLED开发生产线和完备的制程管控体系,可保障Mini/Micro LED产品持续、稳定的供货需求。湖北项目的竣工,意味着瑞丰光电MiniLED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来源:瑞丰光电、LEDinside整理)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成都人才白皮书出炉,聚焦新型显示等20条重点产业链

5月17日,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22)》(成都人才白皮书),全面释放城市就业创业机会,精准标明城市人才需求,助推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同城化发展。

成都人才白皮书出炉,聚焦新型显示等20条重点产业链

成都人才白皮书为产业“建圈强链”急需紧缺人才精准“画像”,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20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键工位。

其中,新型显示产业招引岗位包括新型显示材料与设备、面板制造、新型显示应用,涵盖OLED材料研发工程师、OLED器件开发工程师、光学测试工程师、光学硬件工程师、二极管控制电路设计师、显示屏售后维修工程师、医用显示器销售专员等14类人才。(来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看好疫后需求回暖,LED厂富采/亿光/惠特齐扩产

LED厂富采、亿光、惠特今年不约而同看好疫后需求趋势,齐心扩产,为未来营运增添成长动能。

亿光第一季虽为传统淡季,且不可见光产品供需趋于宽松,仍创双率双升、获利亮眼成绩,第二季仍是LED产业相对淡季,且亿光中国大陆厂也受封城影响,第二季营运仍居相对低档。不过法人仍看好全年不可见光产业的前景,缺料状况逐渐缓解,加上公司可望持续受惠转单效应,以及工控、医疗等高阶不可见光持续开发。

亿光去年及今年资本支出都提升到10亿元(新台币,下同),大动作扩充车载背光产能。车载背光除原本供货美系车厂,去年通过欧系车厂认证,公司看好未来市况。法人预估,亿光2022年营收增幅挑战仍可达5%以内,每股盈余有机会4元以上。

惠特首季毛利率下滑,不过业内外有力,获利3.80亿元,季增18.70%、年增1.2倍,单季基本每股盈余升至5.18元,单季营收、获利双双改写历史新高纪录。

看好疫后需求回暖,LED厂富采/亿光/惠特齐扩产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目前惠特订单能见度仍高,只是交货时程也拉长,疫后拉货乐观,展望第二季,LED端看大陆疫情况状,代工续扬,雷射及化合物持稳、未来成长可期。法人预估,今年度营收可以呈现双位数成长,毛利率第二季恐略降,但下半年新产品加持,毛利率回稳。

万众瞩目的MiniLED动能如何?惠特表示,需求目前有所延误,但疫后看好需求会有扩大趋势,此为成熟的产品,未来仍看好,加上现阶段在手订单有一定的量,至于转化成营收要看疫情、终端市场、市况状况,未来跟着终端繁荣而繁荣。

富采MiniLED需求第一季稳健,出货季持平,占富采营收三成,预估第二季跟第一季差不多。富采第二季毛利率因产能利用率下滑而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封控等短期逆风,但车用等高毛利率产品仍有信心的,需求也是乐观的,目前扩产计划也会如期进行。

富采对Micro LED资本支出跟中长期布局,公司提到,资本支出原本没这么快,但供应链交期延后,所以提前到今年启动,短期Micro LED有产能配置,但都是先期投入;中期就是明后年明显量产,有产能配置,目前厂房可为生产基地之一,不能满足长期3年以上的需求;长期来论,公司提到竹南有一块地,但建厂时程不明确,目标是3年开始量产。

富采子公司晶成半导体也提到,Micro LED趋势很明确,下单量逐步拉升,2023年中会有明确量产。(来源:时报资讯)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中山大学在胶体量子阱LED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佰全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发现了银杂质掺杂的胶体量子阱可以用来制备发光二极管器件(CQW-LED),证实了贵金属掺杂纳米晶中的电致发光效应。该研究成果以“Management of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silver-doped colloidal quantum well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于《Cell》旗下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杂质掺杂技术有望为纳米晶提供新颖的电学、光学、磁学等特性。然而,迄今为止,有关贵金属掺杂纳米晶的研究很少,因此该领域的一些重要性质仍然处于未知状态。尽管十多年前就已经报道了普通金属掺杂纳米晶的电致发光特性,但是贵金属掺杂杂质的电致发光效应尚未揭示,也未在LED中展现出应用的可能。

近年来,胶体量子阱(CQW)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晶,在光电子与微电子领域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借助于CQW的半导体光电特性,有望了解纳米晶中贵金属杂质的电致发光效应。另一方面,CQW-LED在新型显示和照明技术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因为其具备众多优点,包括优异的色纯度、低电压、低成本和高效率。然而,CQW-LED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CQW-LED中的激子复合等发光机理还不够清晰,高质量的白光CQW-LED难以实现,以及柔性CQW-LED仍未探索。

中山大学在胶体量子阱LED领域取得新进展

银杂质掺杂CQW-LED的激子复合调控发光示意图

针对上述问题,刘佰全副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了贵金属掺杂在纳米晶材料中的电致发光效应。通过在CdSe CQW中掺杂银杂质,获得了双峰发光体。当银掺杂浓度为0.8%时,CQW-LED的峰值亮度为1339 cd m-2,这不仅是带有杂质发光的纳米晶LED的最大值,也是基于单核型CQW-LED中最大值。通过理解带隙工程,证明了对激子复合的管理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调控电致发光的策略。

例如,通过空穴传输层的能级变化,杂质发光波长可以从橙红光606 nm调控到近红外光761 nm。此外,他们还实现了首个基于CQW的有机-无机杂化白光LED,其显色指数高达82,表明基于CQW的白光LED能够满足室内照明的要求。最后,他们还成功实现了柔性CQW-LED。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是展示了贵金属掺杂纳米晶的电致发光效应,同时可以延伸到其它贵金属杂质(如金、镱等),也令贵金属掺杂纳米晶成为一类新型的电子材料成为可能,为将其用于其它电致发光应用提供可能性(如交流电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场效应晶体管等)。

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佰全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合作者分别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土耳其比尔肯大学以及土耳其阿卜杜拉居尔大学。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04265)和广东省科技计划(2021A0505110009)等项目资助。(来源:中山大学)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亿光开发一系列UVC LED产品,杀菌率达99%

近两年,疫情肆虐全球,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众健康意识抬头,由于宅在家的时间变多,对于生活空间中的杀菌防护力也越来越重视。顺应疫情后的生活型态,亿光电子开发一系列UVC LED (275nm)紫外线产品,搭配UV-C LED 封装专利技术,取得SGS第三方实验室测试认证,抑菌率高达99.9%。

亿光电子表示,在疫情爆发之前早已超前部署各项防疫措施,在空调部分全面加装“UV LED抑菌净化机”,因此虽然在这波疫情攀升期间,亿光总部虽有厂区外病毒侵入导致同仁确诊,但之后厂区内未再有交叉感染状况发生,显示出“UV LED抑菌净化机”能消灭COVID-19病毒,造成高询问度,且受到业界关注。

亿光开发一系列UVC LED产品,杀菌率达99%

亿光电子安装“UV LED抑菌净化机”(图片来源:亿光电子)

“UV LED抑菌净化机”可通过空气循环原理,在轻隔间的空调出风口内安装,可直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悬浮病毒及细菌。UV-C LED可强效杀菌,具波长短(275nm)、能量高的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破坏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细胞中的 DNA (脱氧核糖核酸) 或RNA (核糖核酸) 的分子结构,经由UV-C LED照射后能使微生物无法再继续孳生病菌,并针对上层空气中的飞沫及细菌进行循环消毒,确保消毒后的空气能流通且与下层空气混合,大幅降低通过气溶胶传播机率,有效抑制病毒传播。

该产品已取得台湾地区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宜玲团队肯定,证实UVC LED (275nm)可有效消灭新冠肺炎病毒,并适用于医疗院所、防疫旅馆、政府机关、大专院校及卖场。

亿光电子指出,将与台湾地区民众一起作好防疫,在后疫情时代下持续守护每个家庭,打造更安全环保的居家生活好环境。(来源:工商时报)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深圳大学在窄发射OLED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

近日,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特聘教授团队在化学的权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15.336,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同时在线发表2篇论文,分别实现了窄发射深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窄发射圆偏振绿光OLED的效率突破。

窄发射有机发光材料对高分辨和宽色域的OLED显示技术尤为重要。相比于传统的给受体型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多重共振型TADF(MR-TADF)材料由于可以同时实现窄发射和高效率,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兴趣。

高效窄发射深蓝光OLED

深圳大学在窄发射OLED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

目前,深蓝光MR-TADF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仍是一大难点。作者采用拓展π-共轭骨架的设计策略,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发光振子强度和反向系间窜越速率,相应的深蓝光OLED色坐标为(0.14, 0.08),半峰宽为23 nm,外量子效率可达37.6%,创造了目前国际上深蓝光OLED器件效率的纪录。

该工作也系统性地研究了分子构性关系,为有效平衡材料光色和激子利用率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色纯度深蓝光材料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曹啸松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吕夏蕾为第一作者。

高效窄发射圆偏振绿光OLED

深圳大学在窄发射OLED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

具有窄发射的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CP-OLED)在3D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应发光材料鲜有报道。

作者首次将手性sp3碳单元引入到硼氮芳香稠环骨架中,构建了一组具有高构象稳定性的MR-TADF对映异构体,实现了分子刚性、中心手性和圆偏振效应的有机结合。相应OLED器件表现出明显的圆偏振电致发光信号,同时半峰宽仅为33 nm,外量子效率达到37.2%,且效率滚降较小,是目前已报道绿光CP-OLED的最高效率。

该工作为高效窄发射圆偏振电致发光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设计思路。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曹啸松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杨熠宇、副研究员李能泉为共同第一作者。(来源:深圳大学)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Samsung Odyssey G4 gaming monitors are unveiled – Samsung S27BG40 and S25BG40

Samsung has also released a couple of monitors from its Odyssey G4 lineup. The Samsung S27BG40 and the Samsung S25BG40 are identical in terms of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s. The only differences, obviously, comprise the size of the display, dimensions, and weight. The S27BG40 has a 27-inch diagonal size and the S25BG40 has a 24.5-inch diagonal size. Both use FHD IPS displays with 40 0nits of…

Continue reading

The Samsung Odyssey Neo G7 / Samsung S32BG75 with a 165Hz 4K display goes official

In addition to the Samsung Odyssey Neo G8 (S32BG85), Samsung has also released the Samsung Odyssey Neo G7 (S32BG75) a.k.a. Samsung S32BG75. The Neo G7 is very similar to the Neo G8. It has a 32-inch 4K VA display with a 1000R curvature that uses a Quantum Mini LED backlight with 1196 local dimming zones and a maximum brightness of 1,000 nits. The model has a Quantum HDR 2000 rating. In addition…

Continue reading

The Samsung Odyssey Neo G8 / Samsung S32BG85 with a 240Hz 4K display is finally released

The Samsung Odyssey Neo G8 a.k.a. Samsung S32BG85 is released to the market with complete details. This is the world’s first 4K 240Hz gaming monitor and has a 32-inch VA display with a 1000R curvature. It uses a Quantum Mini LED backlight with 1196 local dimming zones, which has been slimmed down to 1/40 compared to existing LEDs and supports Samsung’s proprietary image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