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时至五月,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报均已发布完毕。从市场表现来看,LED封装企业的营收在2021年继续提升,目前正进一步聚焦细分领域,新一轮的市场战争已然打响。

2021年:营收增长趋势明显

2020-2021年,LED封装企业业绩如下表所示。

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可以看到,2021年,LED封装企业基本实现营收的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则仅有厦门信达、东山精密、鸿利智汇、国星光电、瑞丰光电五家企业实现同步增长。

其他企业方面,兆驰股份在营收增长11.65%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下降了81.12%。在年报中,兆驰股份指出,由于对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应收债权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18.93亿元,导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亿元。而若剔除该因素的影响,公司在2021年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6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26.26%。

联创光电在2021年压缩了传统背光源业务,而这是其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悉,联创光电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在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之产品结构调整见效尚需时间,产出及发货量同比减少,实现营业收入11.42亿元,同比下降12.96%。

封装业务:与终端需求共振,海外市场逐步恢复

根据图表2可看到,单就LED封装业务的营收来看,10家公司中,有东山精密、兆驰股份、鸿利智汇、万润科技、国星光电、瑞丰光电6家LED封装企业实现增长。

封装业务营收比重方面当属长方集团变动最大。据悉,长方集团在2021年积极对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升毛利水平较高的产品比重。基于此,其LED封装业务的营收比重从2020年的34.51%下降至2021年的15.87%。

A股上市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此外,根据图表2还可以看到,鸿利智汇、国星光电、聚飞光电、瑞丰光电四家企业LED封装业务占比较高,根据其业绩变动情况,可窥见LED封装领域的市场动态。

四家LED封装企业近五年来营收情况如图表3所示。

A股上市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具体而言,2018年,LED芯片供给端产能远高于需求端,芯片价格大跌,但小间距、景观照明等细分市场需求旺盛,因此封装价格跌幅相对较小,整体维持了增长的趋势。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深、全球新兴市场需求疲软,导致照明、背光等大宗需求明显衰退。同时。LED白光封装领域的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而新兴应用增长乏力,封装厂的营收跌势渐起。

2020年,疫情影响了整个LED产业。以封装端来看,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指出,2020年LED封装产值为153亿美金,同比下滑9.6%。

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LED应用终端市场回暖,封装厂商的整体营收基本呈现增长态势。

具体到1Q21-1Q22,四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如下。

A股上市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封装企业的营收在2Q21、3Q21步入高峰后,于4Q21、1Q22出现下滑。这一变化与终端市场的变化相关。

一方面,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远程类应用市场以及与宅经济相关的产品需求均出现大幅增长,而植物照明、Mini/Micro LED、UVC LED等新兴应用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叠加中国疫情控制得当带来的全球制造产能转移,中国LED市场迎来需求高峰。

市场热闹了一年。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终端市场的增速不达预期,封装企业的营收也受到影响,在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止涨或下滑。

A股上市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归母净利润方面,鸿利智汇、国星光电、聚飞光电三家企业在近5个季度的净利润走势营收的变化情况大致相同,而瑞丰光电的4Q21,在营收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环比增长了198.11%。除了第四季度外,瑞丰光电净利润的增减情况与营收相符。

据悉,瑞丰光电在2021年累计收到政府补助20,627.86万元。其中,根据瑞丰光电发布的公告统计,其全资子公司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在第四季度共获得政府补助18,867.09万元。

A股上市LED封装企业2021年年报解读

海外市场方面,鸿利智汇、国星光电在1H20到2H21之间,海外营收稳步提升;而聚飞光电、瑞丰光电在1H21、2H21两个时间段的业绩也同比2020年有所增长。可以看到,尽管海外疫情反复,且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同时发生,但LED封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正在得到恢复。

细分领域的战争已打响

近年来,LED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洗牌,龙头企业话语权持续提升。具体到LED封装领域,传统领域的毛利逐渐被压缩,龙头企业正在细分市场积极布局,并将扩产作为布局的重要一环。

鸿利智汇在坚守LED半导体封装业务的战略根基、借力MiniLED项目实现板块突破的同时,也在继续发力LED照明业务,发展车灯及应用照明。

产能方面,2021年,公司广州、南昌两地相继完成LED封装扩产升级,为“鸿利光电”“斯迈得”两大品牌提供了充足的产能储备;江西鸿利光电二期项目顺利封顶。

国星光电则继续巩固RGB显示屏用器件优势,持续深耕Mini/Micro LED技术。具体途径包括:加强Mini/Micro LED直显技术储备;扩大MiniLED背光产能规模,完善Mini技术路线布局;持续发力大功率照明、健康照明、车灯、UV LED、植物照明等高附加值细分市场;片式及组件业务继续做好性能优化、现有客户维护和新市场开拓,增强业务核心竞争力。

产能方面,国星光电南庄吉利产业园一期工程现已圆满完成。据悉,该项目主要建设研发及生产场地、先进LED封装及应用生产线,重点生产Mini/Micro LED超高清显示、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产品。

聚飞光电现阶段的发展战略是深耕LED行业,以背光LED和照明LED为依托,拓展车用LED、Mini/Micro LED、不可见光、高端照明等LED业务;在保证现有业务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同时向半导体封装(分立器件封装)、膜材产业拓展,如功率器件、光器件、光学膜材等。

车用LED方面,聚飞光电的车用背光产品已全面进入全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车用大功率照明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远近光灯、日行灯;车规级MiniLED背光光源可应用于车内仪表、中控导航等车载电子,且已获取多个自主品牌汽车的项目;车规级MiniLED直显模组可应用于汽车内部氛围、外部照明以及车外媒体显示,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

此外,聚飞光电的MiniLED产品现已广泛进入笔电、TV、VR等领域。

瑞丰光电在Mini/Micro LED领域历经六年的深耕发展,拥有4K/8K超高清Mini/Micro LED显示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其Mini相关技术已应用到电视、平板、VR、显示器等各类电子产品;Micro LED方面,瑞丰光电研发的P0.39mm显示模块已在CES2020成功亮相,2022年,该模组顺利实现批量出货。

募投项目方面,瑞丰光电湖北Mini/Micro LED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约15亿元,将建设瑞丰光电全彩LED封装扩产项目、MiniLED背光封装生产项目和Micro LED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满产后可形成全彩LED封装产品10105KK只/年、MiniLED背光封装产品663万片/年的产能,并将建成和运营Micro LED技术研究中心。

2022年4月25日,瑞丰光电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项目部分厂房建设已进入洁净厂房装修收尾阶段,现按计划正常推进中。目前MiniLED产能充足,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有序扩产。

东山精密的LED显示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小间距高清显示屏等领域,而MiniLED背光产品也已实现销售,并在积极拓展客户。未来,随着东山精密盐城生产基地的产能释放,将为其带来了产量和销量的上升。

兆驰股份的LED封装业务由兆驰光元主导。

在LED背光领域,兆驰光元重点开发并不断优化MiniLED背光技术方案。据悉,兆驰光元拥有超过50条LED组件生产线,其中15条专门用于MiniLED背光。

在LED照明领域,兆驰光元一方面夯实通用照明,另一方面拓展新兴照明业务,目前已成功开发了植物照明、车用照明和健康照明等高附加值产品。

在LED显示领域,兆驰光元发布多款Mini、小间距及户外显示产品。兆驰光元还将MiniLED与IMD封装技术相结合,实现P0.6~P0.9微间距显示器件的研制与量产。

长方集团方面,除了照明LED封装外,公司还在2021年下半年布局了红外LED封装、全光谱LED封装等业务。截至2021年底,长方集团已实现了红外LED封装、全光谱LED封装的开发,并进入到小批量试产阶段。

2022年5月6日,长方集团还发布了《关于拟终止原投资计划暨签订新投资协议的公告》,宣布将投资20亿元,建设先进LED封装及MiniLED扩产项目。项目的主要内容为紫外LED、红外LED、全光谱LED和MiniLED封装,以及支架生产。

前路虽长,尤可期许

展望未来,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认为,随着MiniLED背光与显示屏的逐步起量、车用LED渗透率的继续提升、高端照明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显示屏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预估2026年LED市场产值有望成长至303.12亿美金,2021-2026年复合成长率达11%。

前路有光,未来是新的篇章。但就现下而言,尽管LED产业在2021年已处于复苏回暖态势,但复苏回暖的进程不均衡,回暖进度也不及预期。同时,国内外疫情的蔓延和反复、宏观政治环境紧张等因素都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带来不利影响,短期来看,LED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对于LED封装企业而言,细分领域的战争刚刚打响。新的竞争格局有望成为新一轮洗牌的开始,未来乾坤未定。而谁能率先突破技术、提升产能、降低成本,谁就有望在竞争中实现突破,“剩”者为王。(文:LEDinside Lynn)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

15亿定增项目持续推进,乾照光电新增“Micro LED概念”

同花顺F10数据显示,2022年5月16日,乾照光电新增“Micro LED概念”。 

究其入选原因,则是:公司募投项目“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研发及制造项目”达产后,每年将新增636万片的MiniLED BLU、MiniLED GB、Micro LED芯片、高光效LED芯片生产能力。

事实上,除了Mini/Micro,作为全色系LED芯片厂商,乾照光电全品类LED芯片产品已形成良好布局。

海信持续增持,Mini/Micro LED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2022年3月8日,乾照光电正式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5亿元,所募资金将重点投向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研发及制造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合计新增年产636万片的MiniLED BLU、MiniLED GB、Micro LED芯片、高光效LED芯片生产能力。

其中,海信视像等8名投资人获配。而海信视像更是“顶格”获配6200万股,获配金额4.96亿元,成为乾照光电重要的战略股东,持股比例为6.93%。

随后,海信视像不断增持乾照光电股份。截至2022年4月27日,海信视像共计持有乾照光电13035.1449万股,占乾照光电总股本的14.57%。

当前,显示行业已进入不同技术路线竞相发展的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海信视像在激光显示、ULED、OLED、MiniLED以及Micro LED等不同显示技术领域均有布局。而海信视像持续增加对乾照光电的投资,既是持续完善显示产业链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乾照光电实力的认可。

据了解,乾照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全色系LED外延片和芯片及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和芯片,是LED产业链的上游企业。

其中,在MiniLED领域,乾照光电已陆续推出多款Mini蓝绿芯片,并与下游多家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在Micro LED领域,乾照光电已开发了多款芯片,包括5μm以下的超小芯片。巨量转移方面,乾照光电已经成功开发出基于激光方案的巨量转移原型技术,未来将朝小批量量产方向推进。同时,基于自研的巨量转移技术,乾照光电还在2021年成功配合客户制作了两款Micro LED显示屏。

而海信视像的持续增持将使得双方在Mini/Micro LED业务上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对于乾照光电而言,海信的战略入股既强化了公司在LED市场的地位,又有效助力公司打通LED产业链上下游,扩大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乾照光电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对于海信视像而言,未来可将资金和技术导入乾照光电这个平台,更好地规划和引领Mini/Micro LED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5月10日,乾照光电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还提及海信视像与公司均看好Mini/Micro LED的发展,目前已存在部分交易。

市场潜力方面,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指出,2021年,MiniLED背光与MiniLED直显需求均有明显提升,在Apple、Samsung等龙头厂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MiniLED相关产品,未来几年MiniLED将是LED各细分领域中,最具成长动能的应用。

而Micro LED由于在技术和成本上存在较大挑战,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规模化量产。然而Micro LED依然是未来LED产业最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以大型显示、穿戴式装置与头戴式装置市场潜力应用无限。

15亿定增项目持续推进,乾照光电新增“Micro LED概念”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未来成长动能足

2021年,乾照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87,914.24万元,同比增长42.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83.86万元,同比增长175.67%。

年报中,乾照光电指出,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受益于LED行业市场回暖,部分芯片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南昌蓝绿芯片(一期)项目产能完全释放,三个生产基地产能及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公司产销率、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受益于市场行情转好,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金额同比下降。

但2022年一季度,乾照光电未能延续这一增长趋势。据悉,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49.70万元,同比减少7.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19.97万元。

在2022年5月10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乾照光电在指出,2022年一季度亏损原因主要有:

1、2021年一季度收到南昌项目贷贴息款约2,000多万元;2022年一季度,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乾照所在地区南昌新建区3月疫情实施封控,项目贷贴息延期办理,2022年一季度政府补助收益减少。

2、2021年5月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因而2021年1季度没有发生股份支付费用摊销,而2022年1季度发生股份支付费用摊销约1,000-2,000万元,对2022年1季度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3、公司在2022年继续加强技术创新,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较2021年一季度增加约1,000万元。

来到2022年二季度,乾照光电一方面进一步对三个生产基地进行合理产能布局,提升产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毛利,一方面也在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以满足客户的更高技术需求,进而实现业绩的增长。

据悉,乾照光电的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厦门、南昌、扬州。其中,南昌蓝绿芯片(一期)项目产能在2021年得到完全释放;扬州是乾照光电LED红黄光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基地,2021年该基地的红黄芯片产能、产能利用率均有所提升。

产能方面,2021年年报中,乾照光电指出,在红黄光LED外延片及芯片领域,公司拥有MOCVD共42个腔;在蓝绿光LED外延片及芯片领域,公司拥有MOCVD共155个腔(折K465I机型)。2021年,乾照光电外延片及芯片的产能为19,891,254片/年,产能利用率为92.14%。

市场规模方面,2021年随着COVID-19的影响逐步趋缓,各种经济活动全面复苏,全球LED市场规模达176.5亿美金(+15.4% YoY)。未来,随着MiniLED背光与显示屏的逐步起量、车用LED渗透率的继续提升、高端照明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显示屏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预估2026年LED市场产值有望成长至303.12亿美金,2021-2026年复合成长率达11%。

终端市场的繁荣将为乾照光电的加速快跑提供根本保障。同时,随着15亿定增项目的持续推进,Mini/Micro LED将成为乾照光电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的“密钥”,乾照光电新增“Micro LED概念”实至名归。(文:LEDinside Lynn)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