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component makers see no cutback in customer orders amid China lockdowns
Elan looks to further disperse production bases
DRAM spot prices continue slide
MaxLinear to acquire Silicon Motion
Taiwan DDI backend firms remain optimistic about 2Q22
从“虚火”走向“实火”,LED企业探路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爆火之初,科技圈、资本圈高度关注,多少企业因为产品或技术与该概念有关联而备受瞩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等概念一骑绝尘,“元宇宙”却渐渐淡出大众视野。那么,“元宇宙”的热度是否已经消失了?“元宇宙”风口是否已经过去了?
“元宇宙”降温?
昔日,Facebook更名为“Meta”,为元宇宙的热度添了把柴。Meta CEO Mark Zuckerberg在更名时还表示,“这(元宇宙)将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发展下个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被寄以厚望的元宇宙目前并没有为Meta带来惊喜。根据Meta披露的财报,其旗下负责元宇宙业务的部门Reality Labs在2021财年亏损101.9亿美元,而营收仅22.7亿美元。
无独有偶,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其2021财年的营收为19.19亿美元,与2020财年相比增长108%;净亏损为4.91亿美元,而2020年净亏损为2.53亿美元——营收翻倍增长,亏损缺口却扩大了。
中国的元宇宙概念股,也频频出现亏损或业绩下滑:中青宝2021年亏损4,622.61万元;商汤的净亏损从2020年的121.58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171.77亿元;完美世界虽然在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17.75万元,但同比2020年的154,850.34万元,仍下降76.03%。
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监管层面的影响,也让元宇宙的发展“遇冷”:
2021年1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一文中提示,随着元宇宙话题大热,一些利用相关概念“圈钱”的套路也层出不穷,目前可能存在资本操纵、舆论吹捧、经济风险等多种风险;
2022年2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指出: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也是元宇宙在国内的第一道监管指令;
2022年2月22日,《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公约》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进行资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场泡沫。
此外,2022年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商标数据库中约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商标法》及其有关条例规定,依法对“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注册申请予以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特别指出,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
据悉,包括小红书元宇宙、爱奇艺奇遇元宇宙、探探元宇宙等在内的商标申请,均已被驳回复审。
从资本市场到政府部门的监管,元宇宙的发展似乎被泼了一盆冷水。那么,事实确实如此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元宇宙有聚集关注度、融合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容易产生泡沫的消极的一面,这需要辩证地看待。
此外,元宇宙的普及速度不可能会快,其在资本市场表现不理想是一种正常现象,而政策的监管有利于让元宇宙在发展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故此,“冷水”此时泼来,恰是给元宇宙的发展带来一个“冷思考”,让人们理性看待元宇宙的未来与当下之间的差距,不过度消耗元宇宙的热度,让元宇宙从“虚火”走向“实火”。
以LED企业为例,元宇宙已经成为全产业链共同的赛道,相关企业正在自身原有的赛道上,实实在在地通过相关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积极触摸元宇宙。
LED企业探路元宇宙
元宇宙的一大特色,是“沉浸感”。基于此,不管是VR/AR设备,还是可以带来虚实交融体验的大屏,都成为LED企业关注的焦点。
芯片企业:
LED芯片企业普遍认为,Mini背光和Micro LED技术将会被大规模运用到VR/AR设备。其中,Mini背光技术主要应用于中低阶VR产品,而Micro LED在对比度、反应时间、能耗、可视角度、分辨率等各方面表现优异,是VR/AR设备最佳的显示技术之一,但受限于技术及成本,现阶段主要出现在概念产品中。
目前,LED芯片企业正积极探索Mini/Micro LED技术在元宇宙中的应用:
封装企业:
封装端企业在看好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在元宇宙下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纷纷指出Mini/Micro LED当下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其中,瑞丰光电指出,OLED在高亮度、反应速度方面无法满足要求,VR/AR在后续的推广应用中亟需Mini/Micro LED技术的加持,而Mini/Micro LED面临的主要的挑战主要来源于成本。
中麒光电进一步指出,Micro LED比较容易达到高亮度,但需要克服转移技术难题。
晶科电子认为,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成本、良率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
困难重重,但封装企业们正在积极克服。
其中,国星光电是国内首家自主开发出点间距0.3mm以下的玻璃基主动式驱动Micro LED全彩显示模组的单位,公司自主研制了高一致性像素化量子点色转换彩膜制备技术。而在MiniLED领域,其推出的IMD-M04器件是全球封装密度最高的MiniLED直显封装产品。
鸿利智汇在设备、工艺等不同环节加紧布局,以期实现技术突破。其中,在设备方面,鸿利智汇认为转移设备是重中之重。鸿利智汇除了与日韩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转移设备企业合作外,还与华工大进行合作,目前已规划定制了巨量转移设备。
兆驰光元则通过与下游显示客户以及科研单位合作,研究无衬底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以及和透明TFT背板键合技术,预计在未来2-3年内可实现Micro LED显示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小批试产。
此外,晶科电子依托现有MiniLED技术平台,在Micro LED技术的高精度转移、涂覆等进行了技术布局;中麒光电拥有自主研发的专利巨量转移技术和全自动生产线,其巨量转移良率在2021年就已经达到99.999%……总之,封装端正在不断攻克Mini/Micro LED技术难题,并在元宇宙领域取得进展。
显示屏企业:
与上游芯片、中游封装不同,显示屏企业在关注小尺寸屏幕在元宇宙时代的机遇的同时,也关注LED大屏所营造的虚实交融的世界,在元宇宙概念下的应用。
其中,利亚德旗下多家子公司正在元宇宙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比如:虚拟动点是全球领先的3D光学动作捕捉公司;德火科技专注于AR、MR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孚心科技致力于“惯性动作捕捉系统”的研发。利亚德还投资了专注于可穿戴增强现实技术的Magic Leap、专注于大型文旅项目沉浸式互动体验产品的数虎图像等多家公司。
洲明科技表示,Micro LED 能够应用于从最小到最大尺寸的任何显示应用场合中。未来,Micro LED 将从平板显示扩展到AR/VR/MR、空间显示、柔性透明显示、可穿戴/可植入光电器件、光通讯/光互联、医疗探测、智能车灯等诸多领域。
据了解,洲明科技在XR虚拟拍摄应用的大屏显示及解决方案领域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其旗下子公司雷迪奥的XR虚拟制作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好莱坞等国际影视制作场景,还和国内多家影视学院、爱奇艺等影视平台合作搭建影视拍摄棚。
此外,2021年12月,洲明科技还和技术专家团队合资设立了深圳市天趣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开发VR/AR等可穿戴领域的技术产品。
雷曼光电认为,元宇宙对于Micro LED显示来说,不论在超大尺寸的Micro LED显示领域,还是在小尺寸Micro LED显示领域,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雷曼光电正在积极布局基于Micro LED的沉浸式显示技术,包括裸眼3D、XR虚拟拍摄等。
据了解,雷曼光电的COB超高清裸眼3D产品所模拟的显示场景,具有显示面积大、画面清晰度高、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配合逼真的音效,可以让观者产生身临其中的体验。目前,雷曼光电已打造了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8K超高清裸眼3D显示屏等多个项目。
奥拓电子则指出,虚拟仿真实训室采用LED高分辨率的立体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音响技术,可以打造出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但奥拓电子同时指出,解决微间距LED显示的裸眼3D技术以及如何让LED显示屏具备交互能力,将是沉浸式LED应用场景的重大挑战。
据了解,奥拓电子在2021年初成立了子公司创想数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虚拟数字人、虚拟会场、裸眼3D、创意交互应用等内容产品及服务。
元宇宙:LED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2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注重培育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地方政府方面,目前北京、浙江、上海、武汉、合肥等省市已将“元宇宙”列入发展规划。其中,北京市通州区出台了包含元宇宙相关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产业生态扶持发展政策;上海经信委强调要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开发应用场景,培育重点企业;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推出《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元宇宙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打造国际创新高地和国内元宇宙生态产业示范区。
可以看到,尽管元宇宙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但元宇宙不仅仅被相关企业视作“第二条增长曲线”,也已得到政府支持、鼓励和引导。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元宇宙概念股中,游戏类公司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LED屏幕作为虚拟与现实的交界处,未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指出,未来几年MiniLED将是LED各细分领域中,最具成长动能的应用;而Micro LED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规模化量产,但其依然是未来LED产业最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大型显示、穿戴式装置与头戴式装置市场的潜力无限。(文:LEDinside Lynn)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K&S、爱思强公布最新财报,第一季业绩逆势增长
截至4月底,国内厂商基本完成了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的披露,而国际厂商则在近日纷纷晒出最新财报,如设备环节的K&S及爱思强。全球环境多变,相比去年第四季度,这两家设备厂商今年首季的表现也逊色了一些,但同比去年同期仍获得增长。
K&S财年Q2营利双增,Mini/Micro LED设备获订单
4日,K&S公布了2022财年第二季度(截至4月2日)的财报,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相比上一季度则有所下降。
按美国通用会计(GAAP)计算,K&S 2022年财年Q2实现净收入3.8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65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16.6%;净利润为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4亿元),同比增长62.7%,环比下降13.2%;毛利率为52.5%,相较去年同期及上季度有所提升。
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营业净利为1.3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2亿元),同比增长50.6%,环比下降14.3%;净利润为1.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1亿元),同比增长53%,环比下降12.5%。
近日,K&S收到了多个Mini/Micro LED设备LUMINEXTM的采购订单,据外媒透露,订单来自两个不同的客户。
据LEDinside了解,LUMINEXTM是K&S针对Mini/Micro LED市场创新开发的巨量转移设备(激光雷射转移),能够以100Hz的倍数进行多图形放置(MPP:Multi-Pattern Placement),扫描模式下高达10000Hz(相当于每秒10000次放置),精度达10μm,在实现微米级芯片的高效巨量转移及Micro LED的全彩化等难题上拥有较大的潜力。
K&S认为,Mini LED背光显示器目前仅占显示器市场的3%,但将在2025年之前加速渗透至20%。与此同时,Mini LED直显技术的渗透率也可望在2025年之前提升至18%。从PIXALUX设备到LUMINEXTM设备的升级,K&S已可充分应对Mini LED强劲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逐步增长的Micro LED市场。
除了LUMINEXTM设备之外,K&S还获得了最新无助焊材料的APAMA热压系统的新订单,此系统可用于芯片生长及异质集成,是一个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相关订单的获得,将对K&S的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望2022财年第三季度(截至7月2日),K&S预估净收入约为3.65亿美元(±2000万美元),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每股利润预估为1.53美元(±10%)。
GaN、Micro LED等市场需求强劲,爱思强Q1报喜
5日,爱思强也公布了最新财报,同样实现了今年首季“开门红”。在GaN/SiC电力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爱思强Q1新增订单、营收、毛利及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同比均取得正向增长。
具体来看,爱思强Q1营收为886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23亿元)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51%;新增订单金额1.30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5亿元),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9%;毛利率为41%,高于去年同期的35%,但略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44%;净利润为138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9700万元),同比显著增长264%,环比下降73%;自由现金流为22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7亿元),同比下降20%,环比微增4%。
爱思强表示,最强的增长动能主要来自GaN电子电力市场,其次是SiC电力电子市场,而Micro LED、传统LED、快速光学数据通讯激光系统等光电应用市场的需求也同样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爱思强Q1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为1410万欧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190万欧元,旨在推动下一代沉积设备在各种终端领域的上市应用。
基于第一季度良好的业务发展,并鉴于2022年需求积极增长的预期,爱思强确认了此前公布的业绩指引。若全球行情没有持续对业务开发造成明显的影响,爱思强全年新增订单目标为5.2-5.8亿欧元,营收目标为4.5-5亿欧元,毛利率约为41%,息税前利润率约为21-23%。(文:LEDinside Janice)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MiniLED为主要销售来源,中微公司MOCVD设备毛利率提升
5月5日,中微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介绍了MOCVD、刻蚀设备等公司业务近况。
2021年,中微公司营收31.08亿元,其中刻蚀设备收入为 20.04 亿元,占收入比例约为 64.48%,MOCVD 设备收入为 5.03 亿元,占收入比例约为16.18%。
2022年第一季度,中微公司营收9.49亿元,其中刻蚀设备收入为 7.14 亿元,占收入比例约为75.24%;MOCVD 设备收入为 0.42 亿元,占收入比例约为 4.43%。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MOCVD设备业务方面,去年6月份,中微公司推出用于高性能 MiniLED 量产的 MOCVD 设备 Prismo UniMax®,设备性能与复杂性上有明显的提高,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的同时,也大幅推动中微公司MOCVD产品毛利率的提升,2021年MOCVD 设备毛利率达到33.77%,同比增长15.11个百分点。
今年3月份,中微公司接到兆驰半导体的52腔Prismo UniMax® MOCVD设备采购订单后,中微公司的Prismo UniMax®设备订单数量已超过180腔,设备营收占比持续提升,预计今年占比将达到80%。
中微公司表示,2021年,MiniLED在电视领域取得良好应用,在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等领域,MiniLED 产品也开始批量出货。预计公司近期的MOCVD设备销售来源将以MiniLED领域为主。
刻蚀设备业务方面,中微公司表示,公司积极关注下游市场扩产计划并努力争取各种市场机会。目前,刻蚀设备在国内主要客户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中微公司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公司刻蚀设备产品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占率水平,包括:
1. 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
2.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搭建更好的研发实验环境,为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供基础和保障。
3. 根据先进逻辑芯片和高密度存储 DRAM 和 3DNAND 芯片的不同刻蚀需求,细分产品,开发不同的硬件特征,提高产品针对不同应用的刻蚀性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产能方面,中微公司表示,南昌基地和临港基地建设正在按照计划正常进行中,其中南昌基地厂内主要道路已施工完毕,各主要单位建筑均已封顶。临港产业化基地主体厂房已完成结构封顶。
据了解,中微南昌基地目总投资约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基地用于MOCVD(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装备研发、制造及创新中心。中微临港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建成可满足集成电路、泛半导体设备的研发、测试和产业化需求。
对于目前上海疫情对公司的影响,中微公司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同时采取防疫应急措施。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公司的努力下,公司目前生产运营基本正常。(LEDinside整理)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Porotech与MICLEDI 将在SID 2022展示最新Micro LED技术
SID 2022 显示周将于5月8日至5月1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近日,Micro LED相关企业Porotech与MICLEDI分别宣布将在SID 2022带来其最新的Micro LED显示技术。
Porotech将推出可调色Micro LED技术
5月4日,Micro LED微显示技术企业Porotech宣布,将在SID 2022展会上推出基于其Micro LED显示技术平台 PoroGaN™的DynamicPixelTuning™(动态像素调色技术)。
图片来源:Porotech官网
通过该技术,在单个晶圆片上实现单像素的全彩或颜色可调的Micro LED显示器成为可能,使Micro LED显示器实现色彩均匀的同时,消除了复杂的制造过程。
据悉,Porotech是首个在LED芯片和像素上解锁动态颜色调整技术的企业,通过该技术,PoroGaN™平台使外延片上的每个单独的Micro LED 都可发射可见光谱的所有颜色。
Porotech表示,动态颜色调整作为一项创新技术,将加速 Micro LED、MiniLED 和 LED 的商业化进程,为 AR/MR/VR 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显示器和大型直视显示器提供下一代的显示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结束的Touch Taiwan 2022展会上,Porotech展出了一套原生InGaN基的红光、绿光和蓝光 Micro LED 显示器,分辨率为 1920 x 1080,亮度至少可达2百万尼特(≥ 2M nits)。
MICLEDI将展示AR智能眼镜用Micro LED阵列
5月5日,外媒报道,比利时AR用Micro LED无晶圆开发商MICLEDI将在SID 2022展会上带来红光、绿光、蓝光 Micro LED 阵列样品,这些Micro LED 阵列可通过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显微镜进行检测,同时可在硅晶圆上重组氮化镓与切割器件。
据悉,MICLEDI是首家基于300mm CMOS制作平台打造用于AR眼镜的Micro LED阵列的企业,其基于300mm CMOS平台打造的Micro LED阵列可满足未来AR 眼镜在显示器尺寸、分辨率、亮度、图像质量、功耗和成本上的需求。
在今年1月份的CES 2022展会上,MICLEDI首次展示了基于300mm CMOS平台打造的蓝光高清 Micro LED 阵列,而在近期,MICLEDI发布了其下一代蓝光Micro LED 阵列的无源矩阵样品。另外,外媒透露,MICLEDI的绿光与红光Micro LED阵列样品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LEDinside Irving编译)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